“你那么爱美,可是你敢在自己的脸上动刀子吗?”好朋友的直言曾让陈女士一时哑然。
从前几年刮起的整容之风,到近几年微整形的流行,不少人,特别是众多女性“变美”的愿望,确实能够借助这些技术得以实现。
然而,诸如陈女士这般“胆小”的爱美之人也有很多,“我想变美,保持青春容颜,但我不敢打针,更别提动刀子了。”陈女士表示,“相比之下,轻医美产品更让我有安全感,而且还能实现减缓衰老的愿望。”
事实上,抱有陈女士这种心态的消费者并非个例,轻医美产品“无手术、不注射”的高效护肤理念已经逐渐在化妆品领域渗透,而近两年,轻医美品牌也正快而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在于今年5月22日—5月24日举办的第23届中国美容博览会现场,轻医美及专业美容产品类展商数量,相比往年就有大幅增加,特别是在E3展馆,展出的品牌和产品几乎全是轻医美和专业美容产品,轻医美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此外,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不难预测,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轻医美或将成为整个化妆品行业的下一个新风口。
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年营收10亿是一个门槛。既然轻医美是一个风口,聚焦这一领域的企业,年营收是否能在未来轻松突破10亿呢?
现实是,由于国内在该领域刚刚起步,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涉足该领域的企业在发展层面多少会受到一些限制。
客观来看,轻医美企业要想实现年营收破10亿的目标,还需解决三大难题。
难题一:研发能力弱
近年来,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在研发层面的重视度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轻医美领域,研发能力仍显不足。上海瑞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文军就指出,“现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轻医美产品的研发层面,我国尚处于弱势阶段。”
品观APP走访美博会现场的多家轻医美展馆发现,超90%的轻医美品牌,核心技术都来源于德国、瑞士、瑞典、日韩等国家,而这一现状与轻医美产品在中国起步较晚不无关系。
据悉,轻医美产品从2016年开始才逐渐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大范围渗透。“彼时,在欧美日韩众多国家,轻医美产品早已家喻户晓,但在中国,轻医美还只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从事轻医美行业5年之久的杨某表示,由于轻医美在国内兴起较晚,整个化妆品行业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还不甚了解,研发能力跟不上,更多只能依靠国外的成熟技术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而研发能力不足导致的连锁反应,最大的表现就是产品品类单一。目前国内市场的轻医美产品中,更多还是以修复、改善问题肌为主要功效,可发掘的产品空间还很大。
难题二:渠道相对单一
作为一项介于整形医院皮肤科和生活美容院之间的皮肤护理美容项目,轻医美产品的渠道不似传统日化行业具有多样性。渠道单一,是现阶段轻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携带旗下轻医美品牌现身美博会的知库国际主席彭玉玲表示,轻医美行业在国内正处于初生阶段,各方面管控相对较严,产品走向更多偏向于专业线,如美容院、整形医院等。
但一个事实是,逐渐崛起的年轻消费群体,除了要求产品安全、优质外,更追求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护肤。
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更希望能够像购买大日化类产品那样,直接在CS渠道、百货专柜等渠道直接购买到轻医美产品,而不是必须花大量时间去美容院做皮肤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企业意识到拓宽渠道的重要性。
成立于2016年的中国本土轻医美品牌Nya Karlek(以下简称N.K.),如今在整个中国轻医美市场占有30%的份额,更多得益于其较好的渠道建设。
据N.K.品牌负责人陈某介绍,专业线并非N.K.的主攻渠道,进驻化妆品连锁店才是其产品的重点方向。目前,N.K.以“店内增项(在化妆品专营店内增加N.K.皮肤管理项目)”的形式,在全国共进驻10000多家化妆品专营店网点,年营收已破2亿。
据了解,除进驻化妆品专营店外,N.K.今年还将新开500家直营店,拓展新的渠道形式。“我们的目标是今年营收突破10亿大关。”陈某强调。
或许,对于轻医美企业而言,要实现业绩目标的巨大增量,拓展丰富销售渠道是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
难题三:从业人员专业性普遍不强
不同于传统化妆品的生产过程,轻医美产品生产过程更严格、更专业。
品观APP从轻医美品牌瑞漾品牌总监杨雷那里了解到,为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产品须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生产,如果没有自己专门的生产工厂,轻医美品牌也只会与专业的生产厂商进行合作,而非选择传统意义上的化妆品代工厂。
由于产品更强调专业护肤,轻医美对从业人员专业性的要求也更高。毕竟这一领域在国内发展尚未成熟,相关产品还不为大多数消费者所熟知,在品牌推广层面,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消费者的咨询,一个合格的轻医美产品推荐者,必须表现出强大的专业性,否则,消费者凭什么相信一个无名品牌的产品?”拥有6年产品营销推广经验、现任瑞漾渠道总监的王某深谙消费者的心理。
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在化妆品行业,对轻医美产品有深入了解,并有成熟营销经验的人才并不多。有几个参展的轻医美企业相关负责人都表示,人员培养在公司未来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那么,如何解决人员问题呢?
瑞漾渠道总监王某表示,为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必要手段。当然,对于轻医美业务已成体系且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通过开办商学院或培训学校来解决专业人员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轻医美行业在我国起步甚晚,在研发、渠道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但快速发展显然是可以预见的一个趋势。
上海瑞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文军告诉品观APP,未来2~3年内,我国轻医美行业将在“规范、专业、安全、高效”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出更加快速的发展趋势。这一点,也几乎是受访的几家轻医美企业的共识。
或许,在紧跟轻医美趋势的前提下,通过提升研发能力、加强渠道建设、打造专业队伍等途径,“年营收破10亿”将不再是愿景,而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