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品观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济肽生物于更立:从美国生物医药到美容肽源头创新

供应链 张浩 记者 ·  2023-02-18
“用铜肽,到济肽”

2月16日,一场《从化学结构看美容肽研发走向》的主题报告,在PCHi2023国际化妆品原料展览会上引发不小的反响和讨论。

1.jpg

于更立在PCHi2023上的演讲

演讲者是美国活性肽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济肽生物的创始人于更立博士。他的报告引发很多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容肽化学结构的源头创新这个话题,在中国很少被提及。

在于博士演讲中,铜肽发明人罗伦.皮卡特博士说:创新不追求标新立异,实用有效最重要。他引用了“白猫黑猫论”:不论创新或仿制,不论创新的途径,重要的是好的产品为大家所用。抓住老鼠的猫,才是好猫。

美容肽原料在全球范围内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中,近年来随着蓝铜胜肽稳步出圈,美容肽也逐渐获得品牌、大众和资本的青睐。这个过程,于更立和他创办的济肽生物功不可没。

于更立博士在北美生物医药领域从事研发工作二十年,获得了伊利诺伊新药研发特殊贡献奖。他和爱人杜娟女士一起归国创办的济肽生物,目前已经是国内知名的肽原料头部企业之一。美容肽原料的创新和发展之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已经走了十年。

多肽原料成本的走向如何?为什么多肽原研创新基本被海外原料公司垄断,如何破局?如何区分不同程度的创新?中外化妆品市场有什么差异?我们技术上究竟和海外有多少差距?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优势又在哪里?怀抱着诸多的问题,化妆品观察的记者实地采访了于更立博士夫妇。

“以前作为药物的小分子,

竟然可以应用在护肤品上面。”

成立济肽生物以前,于更立是一个典型奋斗在实验室中的药物化学家。

1999年于博士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便奔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开始博士后工作。随后的十几年里相继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员,领导团队从事新药研究,其中包括多肽的药物研发。

2.png

2006年于更立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新药研发室工作

在一次查阅多肽文献时,于博士发现荷兰帝斯曼、西班牙Lipotec等公司竟然将原本应用在医药行业的小分子肽用在了化妆品上,并且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让他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是觉得,以前作为药物的小分子肽,竟然可以在护肤这件事上有这么大功效。”

在随后几年里,于更立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化妆品原料展会,自然而然地关注着美容肽的相关研究信息和动态。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为自己开启了通往化妆品领域的一扇门。

2012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更立博士夫妇和蓝铜胜肽发明人罗伦.皮卡特博士相识。皮卡特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在1973年发明了蓝铜胜肽、同时也开创了多肽原料在护肤领域应用的先河。1980年他成立了ProCyte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主打美容肽产品的上市公司。

3.jpg

于更立博士与铜肽发明人罗伦.皮卡特博士

于更立见面就与皮卡特兴致勃勃地聊起自己实验室里刚刚研发的晶体铜肽,还有铜肽的未来发展。于更立的气质谈吐,让皮卡特瞬间想起当年的好友、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李卓皓院士。他深情地回忆起当年自己做为大学里一名普通的博士毕业生,李院士是如何力排众议,鼎力支持自己的铜肽研究项目。

共同的语言和对铜肽的浓厚兴趣,让两位科学家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

在谈及铜肽的未来发展时,皮卡特随口提到,“如果成本能降下来,蓝铜胜肽这么好的原料就能被更多的人使用了。”

于更立听到这话突然意识到,多肽的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与他此前在实验室合成几克高纯度晶体产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除了工艺放大的技术难关,更需要在大规模生产时控制住成本。没有被市场认可的、没有进到客户仓库的,只能叫化合物,不能叫化妆品原料。

也正是皮卡特的这句随心之语,坚定了于更立创业的决心。 

皮卡特:

“如果你需要铜肽,就到济肽生物”

2013年,于更立接受家乡市政府的号召,携手爱人杜娟一同回国创业,在济宁国家高新区成立了济肽生物,开始了多肽的产业化之路。有了皮卡特的鼓励和期望,于更立顺理成章地选择将第一个产品锁定在了蓝铜胜肽上。

而此时蓝铜胜肽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控制好成本的前提下量产高纯度产品,同时工艺绿色环保。

一般而言,用化学合成途径获取多肽,有固相合成与液相合成两种方法。在于更立看来,生产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对于拥有多个氨基酸的长肽而言,适合使用固相合成方法。对于美容肽这种短肽,液相合成更有优势,但是需要强大的研发团队和不断的技术革新。”

4.png

济肽生物蓝铜胜肽晶体(实物大小)和单晶衍射图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更立带领团队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液相合成之路,成为全球第一家大规模生产高纯度晶体铜肽的公司。而他们这项绿色合成工艺,也很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2014年初,济肽生物迎来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客户,整个团队难掩欣喜,杜娟更是将当时的支票留存了下来。“寄出样品后,收到了一张40美元的支票,我们左看右看,最终没有把它兑换成现金,而是装裱了起来。现在还经常看一看,体会那时候的艰辛和喜悦。”

同样也在这一年,济肽生物的姊妹公司美国活性肽Active Peptide顺利通过严格的审核,进入到由皮卡特创立的Skin Biology的供应链中。皮卡特或许没有想到,当时的一句随心之语,竟让于更立牢牢记下并在一年后成功实现,这让他不胜感慨。他开始向全球客户推荐济肽生物出品的蓝铜胜肽:“如果你需要铜肽,就到济肽生物”。2021年9月,济肽生物在西雅图皮卡特博士家中拜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

“创新不追求标新立异,

实用有效最重要”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数据显示,国产非特化妆品备案平台上有关“肽”的产品备案数已超了7万条。

二十年科研,十年创业,于更立觉得,“正是济肽研发团队的努力和多肽市场的蓬勃发展,共同造就了公司的阶段性成果。我们感到很幸运”。

化妆品观察:虽然相对过去美容肽的成本有了大幅降低,但不少人仍觉得价格昂贵,济肽生物作为肽原料生产方,怎么看这个问题?

于更立:这些年来,肽原料的价格是一直往下走的,成本的优化在产业链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体来说,技术越来越好,成本也一定会越来越低。比如我们用专利技术生产铜肽,棕榈酰基团的几个肽,六肽-11等产品,希望给品牌客户带来更多价值,让更多人有机会使用优质原料带来的功效护肤品。

化妆品观察:除价格以外,产品稳定性与配方兼容也是目前行业内关注较多的两个问题,我们如何理解这两个问题?

于更立:首先是稳定性问题,使用蓝铜胜肽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地方,比如避免酸性物质引起的变色。但从我们配制的铜肽溶液来看,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室温放置几年质量不变,铜肽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我的建议是配方尽量精简,突出主体,而不是把所有的好东西往一个配方里放。这也是我们观察到的配方的总体趋势。这个问题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杜娟:在配方方面,我们面对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有稳定的配方体系,很强的配方经验,很清楚如何用好这个原料。另一种是年轻的新锐公司,对于配方服务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公司内设立了配方实验室,针对有不同需要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化妆品观察:现在在海外有1200多种肽原料能够使用,但在国内只有不到80种,一方面表明我国的多肽原料仍有巨大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多肽原料被卡脖子的现状,如何破局?

于更立:创新研发方面,技术不是瓶颈。我一直认为,国内的化学合成技术丝毫不弱于国外,你如果去看海外的各个院校或是研发公司,里面很多的研发中坚力量都是我们华人,我自己在美国二十年就是很好的例子。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投入和回报率。

护肤品领域的研发不像医药领域,产品快速迭代,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迁。对于美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还不如医药领域严格。但是现在国家在资金支持方面和IP保护方面越来越好,所以国产原料创新前景光明。当前行业内新原料备案已经开展,创新美容肽多为在核心序列母核上进行结构修饰,增加应用的多样性,或者是提高脂溶性,生物活性,代谢稳定性等等。

对于肽原料生产企业来说,先把产品做精做扎实,把品牌立稳,然后做自己的原研肽。拿济肽生物来说,除了蓝铜胜肽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像棕榈酰、乙酰基、类蛇毒等产品的工艺改进,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有了长足的技术积累和团队培养,后面的创新就会顺理成章进入另一个阶段,你无我有,或是你有我好,这是我们今年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发工作重点。

化妆品观察:如何看中外化妆品市场的差异?

杜娟:我个人的感觉,国内品牌紧跟市场的变化,追求强功效,灵活快速,产品迭代较快。国际品牌动作相对稳健,对于原料的使用通常需要经历长期的研究和论证。一旦确认了一个原料,会持续性使用很久,继而产生全球化的效应。

做为原料商看国际原料巨头,他们在美容肽创新上很令人尊敬,比如不少新产品是核心序列的全新结构,一旦推出后对行业影响很大,也给后续的基团修饰和产品升级提供思路,是稳扎稳打的操作方式和理念。

化妆品观察:怎么看待美容肽的创新问题?比如大家经常说的新原料备案,很多时候是海外已经有了的产品,只是在中国获得许可来使用。或者肽的新原料出现,您提到有全新的结构,也有结构的修饰。这些创新程度是不是不一样?

于更立:这个问题很好,从纯粹化学合成的学术角度,创新程度当然有区别,是“人无我有”以及“人有我好”之间的区别。但是,产业化和学术是两个领域。2021年,我和杜娟在西雅图采访皮卡特博士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借用他的观点:“创新不追求标新立异,实用有效最重要。不论创新或仿制,不论创新的途径,重要的是好的产品,为大家所用。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杜洋王璐陈Bill刘佳宋浩刘文龙赵梓君汤腾...   等7048人看过此文章

参与评论(0)

登录后参加评论
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品观网

张浩

记者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广告
品观APP
  • 品观新闻
  • 品观找货
  • 品观知识
下载品观APP,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广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