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韩闻由品观网(pinguan.com)出品,摘取韩国化妆品行业近期发生的从品牌到财报、研发代工、零售等各领域要闻,一切有可能影响中国化妆品行业的事件都在其列。韩国化妆品行业近来发生了哪些大事?以下是本周的韩妆要闻:
大公司
LG三大高端品牌布局中国百货,苏秘/OHUI/belif或将进军CS渠道
10月22日,韩国LG生活健康旗下OHUI、VDL、belif三大品牌在杭州武林银泰百货分别开出在华第一个线下专柜,至此,LG旗下后(Whoo)、苏秘(su:m 37°)、秀雅韩(sooryehan)、OHUI、VDL、belif六大高端线品牌全数完成中国百货店的覆盖。
未来LG在中国的业务将分为2个板块,LG中国分公司上海乐金仍然负责直营和百货店业务,其全球顶级代理商东方盛德经贸有限公司会全权负责LG的线上化妆品业务和CS渠道。未来,苏秘、OHUI、belif都有可能以一般贸易进入CS渠道。
9个月时间!Whoo销售额再次突破1万亿韩元
据富体美丽报道,本月初,LG生活健康旗下顶级宫廷护肤品牌后(Whoo)销售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8.5亿元)。这一突破比去年提早了一个月——去年11月3日,后(Whoo)销售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在此之前,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雪花秀2015年成为首个年销突破万亿韩元大关的韩妆品牌。
2004年,LG生活健康正式推出品牌后(Whoo),2009年销售总额1000亿韩元,2013年2000亿韩元,2014年4000亿韩元,2015年超过8000亿韩元,去年首次突破1万2000亿韩元,实现持续增长。
趋势
韩国协会发布中国消费报告:男性/单身/老年人/90后是中国未来消费主力
近日,韩国贸易协会上海分会发布了《2017中国消费现状和新兴消费群体报告书》,报告中选出了男性、单身、老年人、绿色、90后、社交网络等代表中国新兴消费群体的关键词,其购买力正在拉升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的销售额。其中,男性消费者正成为潮牌市场的主要顾客,对时装、化妆品和香水的关注急剧增加。
该报告指出,韩国企业要想抢占中国内需市场,以下几点是关键:企划主导流行趋势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把中国作为新产品首发市场;设定细分化的目标群体和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创造高端价值;通过社交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化妆品、婴儿用品等潜力品类为中心的中国市场再次受关注;为消费者提供体验产品的机会。
调查:逾八成在华韩企称受萨德影响
韩国产业研究院10月26日针对进军中国的271家韩国企业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83%的企业回答感受到韩中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创下自今年初开始相关调查以来的新高。
对于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43%的企业回答韩国产品在华需求疲软,该比例高于前一季度的38%。对此,产业研究院分析称,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的负面印象日益增加。对于在华经营面临的最大困难,23.5%的企业回答说是中国政府的各种限制措施。
研发代工
韩国科玛新技术发布:中国仍是未来发展重心
10月18日,第7届韩国科玛前沿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针对当下中国在护肤、彩妆领域的市场趋势,科玛推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技术。对于科玛来说,中国依旧是未来发展的重心。
据了解,目前科玛在中国市场的北京怀柔工厂年产能为7000万个,而在建的无锡工厂设计产能达到4.5亿个,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据透露,新工厂采用的是最高水准的生产设备。在为客户制作更精良的产品的同时,科玛也在将自己的定位从设计制造者转变为客户品牌的建设者之一(OBM)。
零售
“双11”将至,往年超受欢迎的韩妆今年会卖多少?
据韩国《民族日报》报道,对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来说,全球最大的购物节“双11”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但韩国企业到现在几乎没采取什么行动。据了解,韩国企业在去年“双11”前夕显得异常激动,进行大规模的“网红营销”活动,然而今年,相关营销活动的计划及执行寥寥无几。
据韩媒2015年报道,数据显示,中国人在2015年“双11”期间通过海外直购购买到的韩国商品中,最多的是化妆品。海外直购十大热销韩国商品中化妆品类就占了三个。
韩国免税店销售额连续2个月创新高,只因中国代购?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免税店协会9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韩国免税店销售额达12.3226亿美元,环比增加4.5%,连续两个月创新高。今年1-9月韩国免税店累计销售额为92.2645亿美元,年销售额或突破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64.1亿元)。
韩媒分析认为,虽然中方3月采取反萨措施后,中国游客出现减少,但得益于代购消费持续强劲增长,从而推动免税店业绩上涨。不过,免税店为此提供的折扣等费用也随之大涨,导致净利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