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朋友找品观君诉苦:“我在网上花高价买了高达模型,结果侄女哭着说不要机器人,要小猪佩奇!”
钱花了,效果却不如预期,这可就让人忒郁闷了。
选礼物需要摸清对方的心意,其实装修化妆品店也一样。到底什么样的店铺才能“美”进消费能力日益增长的90后的心里,吸引她们进店?
体贴的品观君采访了部分90后,“拷问”出她们喜欢的化妆品店到底“长”啥样。今儿就分享出来给各位店主做个参考,让您花少钱、办对事。
店铺装修:少女风/性冷淡风狙击90后
97年澳洲留学生小昕:“我偏爱少女风、造型萌萌哒的化妆品店,店铺的外观,能传递出这家化妆品店的态度。”
90年外贸公司职员月雅:“装修简洁的性冷淡风更吸引我。”
一家化妆品店,并不是装修的越奢华越好,其核心是体现出店铺的定位和目标消费群。
过度装饰可能会吓跑部分消费能力不足的年轻人,但装修太差又难免让“小仙女”们质疑这家化妆品店的专业性。
少女和性冷淡,这是她们提到的最高频的两个词。“少女风”顾名思义:甜美可爱、大多以粉色系为主,俏皮中透出女人味。
I Miss Home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一家“网红”店,90后进店率超过1/3,其击中无数少女心的粉色系“少女风”装修风格值得借鉴。
而“性冷淡风”则在这几年席卷了大部分与美和设计相关的领域,它象征着低调、极简,配色多以黑、白、灰为主,传递出一种高冷文艺范儿。
换句话说,就是看似简单,却无不从细节处体现着品质和高级感。
黑色柜台、明亮灯光和白色的品牌名,丝芙兰算得上是“性冷淡风”化妆品店中的一位代表。凭借高端的品牌形象和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装修风格,丝芙兰成功吸引不少90后进店消费。
高颜值的店铺将90后“领进门”,那么如何让她们留下来?
店铺陈列:货架整洁、试用品干净
98年“吃土”大学生莎莎:“我们这有家化妆品店产品经常找不到,试妆台又塞满了人,我就不太愿意去了。”
91年银行职员露露:“兴致勃勃走进一家店,结果产品摆得乱七八糟,试 用品也脏脏的,瞬间兴趣全无。”
其实一家化妆品店的陈列,包括产品分区、灯光风格等,都能体现出一个化妆品店的经营理念。好的陈列方式应为消费者观察以及选购提供最大便利。
货架整洁、试用品干净和摆放有规律,90后消费者对于化妆品店陈列的需求主要在这三个方面。
关于陈列方式,她们也提出自己见解。
1、产品按功效分类陈列。
如今各类功能性产品眼花缭乱,同功效的产品放在一起不仅针对性更强,还能节省消费者的找货时间。
屈臣氏为年轻消费者打造的“潮流店”较以往店铺在商品陈列上更加细分化,例如在个人护理方面就有面部护理、唇部护理、身体护理等多个分类。
2、产品分色系陈列。
试想一下,如果在一片白色化妆品中寻找其中一瓶,那简直就像大海捞针。将不同色系的产品摆放在一起,视觉上更直观。
3、口红要露出色号。
90后已逐渐成美妆消费主力,口红又是最受她们欢迎的产品之一,因而口红的陈列非常重要。93年新媒体编辑小倩表示:“XX店会把口红反着放,能直接看到色号,或者会有色板在外面,‘简单粗暴’我喜欢。”
一家漂亮的店铺能将90后吸引进来,但灯光昏暗、货架杂乱、产品缺货、试用品脏乱等着实让她们的购物欲大打折扣。
店铺陈列符合90后的消费习惯,才能延长她们停留在店里的时间。
店铺体验:体验区是“灵魂”
95年职场“小白”西西:“现在逛实体店,我更注重体验感,体验区那是必须要有的!”
96年实习生小诺:“看美妆博主的视频被‘ 种草 ’ ,但不知道用在自己脸上是什么效果,上脸试一下才放心。不过试妆过程中,我不喜欢被人打扰、被BA盯着。”
除了体验区要宽敞明亮,便于试妆外,她们还非常注重体验区的空间感。而相较于护肤体验,90后更青睐效果立竿见影的彩妆体验。
目标消费群为18~28岁消费者的美星家,为了让彩妆区更具温度更加场景化,直接将“浴室”搬到化妆品店中。浴缸、浴花等一应俱全,为消费者营造出“家”一般温馨舒适的选购、试妆氛围。同时,美星家还打造“彩妆课堂”,进一步增强消费粘性。
在采访过程中,90%的90后受访者表达了对体验区的认可,这也说明高质量的体验区能够吸引她们进店。同时她们也表示,不希望体验过程被过分干涉。
这么说来,BA就不重要了吗?
90后曰:“BA很重要!”
店铺BA:不能太热情也不能太高冷
92年职场白领小雪:“不要太热情,请让我静静挑选。但也不能太高冷,有时候产品找不到,BA也不帮忙,简直差评。”
98年在校大学生莉娜:“对!我明说了只想自己看看,那就别在旁边叨叨叨了;或者我明说我要找什么,那就帮忙找找吧!”
从调查情况来看,90后并不排斥BA,但她们对BA的服务有要求。
90后希望BA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为她们提供专业的指导,解决在购物选择和寻找产品上的烦恼。但不要看到她们拿起产品就冲过来指指点点,并且纠缠不休。
90后认可的BA,能真正让她们感受重视和关注,给她们带来一种购物的愉悦和满足感,还能留给她们足够的空间。
如何才能热情却不失礼貌,这就十分考验BA们的功力了。
店铺小心机:不仅要美,还得够“味”
95年研究生婷婷:“有次闲逛路过一家化妆品店,店铺里的香味闻过就一直忘不了,特别好闻,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90年公关经理妍妍:“放班得瑞那种轻音乐,只要不是店里人太多或者店铺外观太丑,我都会进去转转;如果放快歌舞曲,我转身就走。”
92年自由职业者羽舒:“有的化妆品店会做一些看起来不应该在化妆品店出现的活动,比如喝茶、试吃棉花糖和冰淇淋等,我就是被这些诱人的美食吸引进去的。”
想要“取悦”90后,当然还需要一些“小心机”。
采访结果显示,90后消费者容易被化妆品店的一些细节“打动”。如今,化妆品店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化妆品店吸引消费者的方式自然也愈发多元化。
比如主营香水品类的妍丽,会喷洒香水让整个门店充满适当香味,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舒适的购物氛围,同时还能凸显品牌特性。
高级的香氛不仅能舒缓压力、改善心情,让购物体验更好,还能作为一种标签,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让消费者闻到这种香味的时候就想到这家店铺。
顶级香氛品牌Diptyque上海旗舰店为吸引年轻消费者,推出同款香水味冰淇淋免费试吃活动。
听90后们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咱们换个“口味”,再来听听专业的道具公司怎么说。
品观君从拥有1000多家美妆零售连锁企业的项目开发经验的澳亚道具公司和对打造场景化新青年店有众多成功经验的必美道具公司了解到最新的化妆品店装修趋势。干货满满,各位店主们赶紧往下看!
从澳亚道具公司合作的化妆品店来看:
1、欧美大牌风取代韩式小清新
2013年至2015年因韩风盛行,韩式小清新的装修风格广受化妆品店主欢迎。
而从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店更倾向于采用以黑、白、灰色为主的欧美大牌风装修风格,店铺整体形象高端。目前这类风格装修需求占比呈稳步上升趋势。
2、中小型店铺偏爱田园小清新,高端店偏爱高端名品风
中小型的化妆品店偏爱田园小清新的装修风格,浅色系的颜色能降低消费者的消费压力;定位高端的化妆品店偏爱高端名品和欧美大牌风装修风格,高冷系的颜色会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压力。
目前中小型店铺和高端店装修需求占比为3:7,也从侧面说明定位高端的化妆品店的店铺升级意识更强。
3、街边店简约清新,商场店高端冷艳
街边店、商业街店、乡镇店大多采用简约清新的装修风格;商场店大多采用更高端的欧式装修风格。
从必美道具公司合作的化妆品店来看:
1、个性、时尚成主流
星星点点的霓虹灯,色彩鲜明的场景布置,目前70%的店主开始尝试用ins风、插画风、工业风等极具设计感的时尚风格来装修自己的门店形象。
2、连锁店形象统一,新青年店更个性
连锁店化妆品店更多以较为统一的标准化形象为主,强调品牌的聚合效应;而新青年则会在结合店铺所在商圈的客群特点的同时,更注重个性化风格的打造。
3、街边店个性简约,商场店注重场景化
街边店主要以时尚化的风格来塑造店铺个性,以品质、简约风格作为补充;而商场店更多以品牌感风格为主,以极致的独特小众风格为补充。
同时,商场店更注重店铺的场景化和主题化构建。
综合两家道具公司情况来看:
1、目前化妆品店平均3-5年进行一次门店升级,以顺应当下的消费者审美趋势,保持店铺的竞争。
2、通过装修升级,化妆品店的销售额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提升15%-20%为常态。其中,中小型店铺表现尤为明显,部分门店通过店铺装修等全面升级后,销售额提升幅度能达到40%-60%。
3、从店铺设计到实施装修,整个流程走下来耗时为1个月左右。
说了这么多,各位店主知道该如何给自己的化妆品店做“美颜升级”了吗?
品观君欢迎各位90后粉丝踊跃留言,说说你喜欢的化妆品店“长”啥样;也诚邀各位店主来分享你们的“店铺升级经”。
注:本次采访对象涵盖了不同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消费水平的90后“小仙女”。
其中国内学生党偏爱选择网购和代购,热衷的品牌从伊蒂之屋、美宝莲到肌肤之钥等,跨度十分广,客单价大多不足千元;
留学党大多直奔专柜,热衷迪奥、香奈儿、YSL等国际一线大牌,客单价在1000-2000元左右;
职业白领多是通过跨境电商、单品牌店和CS店购买化妆品,热衷口碑好的日系和欧美系品牌,客单价在600-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