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品观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又一美妆新地标诞生!

趋势 李杏  ·  2023-11-01
华东美妆将迎快速发展

产学研结合正成为中国化妆品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自2021年,美妆品牌们开始密集加强科学攻关,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与之相随,各地区也纷纷打造美妆产业集群,通过聚集各界优势资源,跨越从基础科学到产品落地的鸿沟。

中国美妆的重要一隅江苏无锡亦然如是。

10月27日, 2023太湖湾美丽健康产业生态圈大会暨无锡美丽健康产业园开园仪式(以下简称“无锡产业生态圈大会”)在无锡重磅举行。

640 (33).jpg

现场,无锡高新区与江南大学正式签约成立无锡美丽健康产业园,以围绕美丽健康产业打造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为一体的“江南美湾”产业集群,力争5年内培育产值过百亿元。

“希望无锡以此次产业园开园为契机,将美丽健康产业与历史、文化、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美丽健康产业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现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如是表示。

640 (34).jpg


“培育5家10亿级本土企业”

孵化美妆产业集群、深耕产学研,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是无锡此次举措的重要目的。

在培育基础上,无锡坐拥江南大学等高校、覆盖功能原料、包装包材、智能制造、品牌设计、电商营销的千亿级产业生态圈,并且已吸引戴可思、韩国科玛、瑞霆生物等一批优质企业。

基于这些优势,大会现场,无锡新引进1个新型研发机构、1个总部项目、10家入驻企业、9个商业合作伙伴和6家资本赋能机构。

640 (35).jpg
640 (36).jpg

部分签约项目

其中,此次签约成立的美丽健康产业园是无锡高新区携手江南大学团队打造的以合成生物为主要特色的集美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等功能的专业园区。

在具体研究方向上,其将布局研发、检验检测、技术咨询、原料生产、品牌商、代工厂、销售及关联产业等多个领域。

在未来规划上,5年内,该产业园将实现20—30家美妆产业配套企业落地,扶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10—20家,培育营收超10亿元本土企业5家以上,最终形成产业总产值超百亿元。

现场,品观、华熙生物等作为商业合作伙伴,也正式与该产业园签约,未来将共同赋能该产业园发展。


共探合成生物等前沿方向

除项目签约外,该生态大会上,一众前沿学者、专家共探了行业前沿趋势。其中之一是关于合成生物学应用与前景的探讨。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介绍,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其研究目标是通过设计与构建生物系统,认识生命本质;同时以新机理方法为驱动力,提升生物系统构建效率。

640 (37).jpg

他表示,在美妆行业,合成生物学已运用于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四氢嘧啶、NMN和NR等化妆品原料开发中。

以透明质酸为例,按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可分为超高分子量(>300万 Da)、高分子量的(100万-300万 Da)、中分子量(10万-100万 Da)和低分子量(<10万 Da)

“利用合成生物学,如针对超高分子量透明质酸,可通过合酶筛选、合成途径优化,提取工艺开发,可生产出410-500万 Da的超高分子量。”

在陈坚院士看来,合成生物学可以加快创新,与开发其他生物技术产品通常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相比,化妆品上市速度和市场演变可以在几个季度或一年内发生。

“更快的创新,意味着更快的产品迭代,更强的增长潜力以及更具有想象力的市场空间。”

除陈坚院士外,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博士生导师向靖教授也详解了国际前沿研发趋势。

640 (38).jpg

一是国际原料公司正主推藻类原料。她分享道,根据默克公司2023年的新品发布会,在消费者洞察上,“鲜活感”受到消费者喜爱,比如次抛精华、冻干和新鲜现配形式的护肤品。根据这些洞察,默克开发了一系列原料,2023年主推的三个原料之一便是藻类原料。

二是原料端的专利池设计正成为趋势。以爱茉莉集团为例,爱茉莉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进行了大量植物方面的研发。在这些专利中,有21项专利是以人参为主题,除涵括基本的美白、保湿、抗老外,还涵括以微生物培养人参来源的植物纤维。可以看到,爱茉莉不仅围绕人参推品牌,还构筑了人参原料专利池。

尚靖教授表示,自2021年,中国化妆品产业已从渠道时代、运营时代,走向硬核技术时代,品牌需打造技术差异化,用“技术+内容+传播”的体系迎接未来。


让品牌创新落到实地

技术探讨外,如何建立品牌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品牌高质量发展亦是本次产业生态圈大会的主要议题。

27日下午,在品观与无锡戴可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品牌创新论坛”,这一议题有了最新解答,多位皮肤学科专家、学者,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从多维度分享了品牌可遵循的发展路径。

其一,重基础理论研究。

论坛现场,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常务副主任谈益妹、江南大学化妆品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杨成以婴童护肤为例,从婴童皮肤护理出发,探讨了婴童护肤品的研发趋势。

谈益妹主任指出,不同年龄的婴童具有相异的肌肤特点,护肤重点亦不同。如0~3岁婴童为脆弱肌,护理需求是温和的清洁、保湿、爽身干燥;3~6岁为幼嫩肌,护肤需求更强调清洁、保湿。

在她看来,相应品牌的产品开发应理清婴童皮肤学基础原理,找到针对人群的核心需求。

640 (39).jpg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常务副主任谈益妹

杨成主任亦表示,对于母婴类产品而言,在配方设计上,应考量婴幼儿皮肤特点,匹配安全优先、配方极简和功效必需三大原则。“未来,安全优先,分龄护理、仿生科技和功效加成或是母婴护肤市场的趋势。”

640 (40).jpg

江南大学化妆品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杨成

其二,找准生意模式。

在《基础颜究》创始人三亩看来,美妆品牌生意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成瘾性”依赖,如薇诺娜、巨子生物通过技术革新,研发独家成分,牢牢占据修护、抗老市场;二是骄傲的“少数派”,如花西子重视设计、强调中式美学,走出依靠文化认同的差异化路径;三是对好故事的赞同,在拥有基础技术之外,科学传播一个好故事是大多数品牌所走的路径。

他表示,若走第三条路径,应好贴合“熟悉+意外”的原理,既要让人们愿意了解,又需给予人们认知外的惊喜。以可复美为例,该品牌在推出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时,主打了“类人”胶原蛋白,既让人们了解这是主打胶原蛋白类产品,又以“类人”让人感知到其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640 (41).jpg

《基础颜究》创始人三亩

其三,在某一领域建立独特壁垒。

现场,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究中心负责人屠一栋分享了《中国特色植物研究技术驱动品牌力》相关主题。他指出,品牌找准自己特色,构建壁垒是可遵循的创新之路。

以相宜本草为例,品牌根植于中国特色植物护肤技术研发,打造了大花红景天等明星单品。“当化妆品开发面林同质化严重、宣称大于实效等内部挑战和成分党增多、市场需求多变等外部挑战时,企业应走‘实效型’路线,提升产品力,建立长期壁垒。”

640 (42).jpg

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究中心负责人屠一栋

其四,明晰品牌每一阶段的重点。

戴可思创始人张晓军分享道,培育品牌是一条没有捷径的道路。在品牌创立前期,当品牌不具备唯一优势时,可在供应链端做到“极致”,如戴可思在创立初期推出了金盏花系列产品,通过找到可供应25%含量的金盏花成分(当时市场该成分含量大多为20%)的供应商构建了自身优势。

640 (43).jpg

戴可思创始人张晓军

在品牌发展中期,需做好科学传播。“戴可思发展一段时间后,有消费者曾对我们面霜的肤感和味道提出异议,觉得味道不好闻,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添加香料,后来,通过和老爸测评合作,我们把我们研发、生产过程直接亮相消费者,无味道反而变成了我们的优势。”

最后,品牌还需在明晰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坚持研发。他感慨道,今年双11,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货,都是通过降价打造卖点,竞争再次回到了价格端。因此,有的品牌可能会将发展重心放在控价上,但盯住用户的需求做研发永远是品牌应做之事。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崔亮一胡茂进杨威李静Jackie Shi李杏彭星桥...   等4338人看过此文章

参与评论(0)

登录后参加评论
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广告
品观APP
  • 品观新闻
  • 品观找货
  • 品观知识
下载品观APP,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