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2月4日),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对外发布了2023年度全省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公告,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宜格基金会”)获评5A级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评级中的最高等级。
公告显示,2023年共有88家全省性社会组织获得3A以上等级,其中33家获得5A评级,仅成立两年多的宜格基金会,正是其中一员。
宜格基金会由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团设立,是浙江省首家由美妆集团发起的慈善基金会,也是美妆行业第一个获评5A等级的社会组织。此次获评,是对宜格基金会在合规性、专业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花西子公益事业的高度认可。
“把公益当成事业做”
花西子公益成绩获认可
据了解,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是民政部门对经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并作出评估等级结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分为5个等级,5A(AAAAA)为最高等级。
此次等级评估,主要从基金会的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意义与影响、社会责任与诚信建设5大板块资料进行评估。获评5A等级,不仅代表基金会运作规范,还意味着其专业性、绩效、项目创新度等达到了优秀的水平。
在一众获评5A等级的基金会中,宜格基金会虽成立时间最短,但花西子品牌的公益之路早在基金会成立前就已开始,目前其公益足迹更是遍布全国。
官网显示,宜格基金会成立于2021年4月,以“弘扬美,传播爱”为宗旨,关注文化振兴、教育助学、困难群体帮扶、应急救援等领域,共设立了五大公益板块开展项目:宜文计划、宜人计划、宜学计划、宜安计划、宜心计划。
自成立以来,宜格基金会把公益当成事业去做,发起十余个公益项目,涵盖了薪火传承计划、衣脉相传计划、女性守护、公益快递箱、校园援建等,持续践行社会责任。
从“大群体”到“小个体”,这一次次的善意举动汇聚,传递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暖心故事。


“获得5A评级,是专业机构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宜格基金会秘书长表示,宜格基金会每年投入300-500万甚至更多付诸公益行动。
探索民族文化传承新路径
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花西子品牌成立至今,一直将民族文化传承视为重要的公益项目之一,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与日常经营相结合,在传播“民族美就是世界美”的基础上,扎根民族文化,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在实际行动中,花西子公益团队没有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为当地儿童制定专属民族校服、开展非遗进校园等公益项目模式的创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同时惠利各方,滋养公益项目的持续成长。
如2021年发起的衣脉相传计划,每年以不同少数民族为民族文化支持方向,由宜格基金会与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设计师团队进行公益合作,设计具有民族特色并符合现代审美的校服,以丰富校园文化、突出民族之美。
除了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衣脉相传计划还与女性赋能相结合。据了解,民族校服设计完成后,由当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承接,这些订单给村寨绣娘们创造了就业机会,不仅让绣娘坐在家中就能有收入,还能帮助她们守护传统技艺,利用经济保障进一步巩固传承热情。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而许多代表着文化和智慧的传统非遗技艺,一度面临难以传承的困境。
薪火传承计划的价值也因此得以体现,其聚焦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计划5年投入500万元,将非遗文化推广到100多当地学校的课堂,帮助青少年接触、学习、传承有特色的非遗民族文化项目,预计有10万名学生直接受益。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花西子“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
近两年来,花西子公益团队扎根偏远地区,从云南到四川,从一个中心校扩展到一个州100所学校,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整个体系化的构建,赋能非遗技艺的传承,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感知。
值得一提的是,宜格基金会并未将目光放在对短期公益成果的追求上,而是真正落到实处,以3-5年的培训及资金支持,持续推动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
“取之于民族,回馈于民族”。花西子以彩妆为载体,深度挖掘、传承、保护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非遗工艺,探索出独特的“东方美学研发体系”,成功打造“苗族印象”系列、“傣族印象”系列,以及“蒙古族印象”系列,并逐渐构建起“东方美学”品牌符号。与此同时,花西子又反哺民族,在产品之外开展公益活动,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作为一个根植民族文化、志在百年的彩妆品牌,花西子赋予传统文化以时尚之美、视民族公益为品牌事业,在岁月积淀中不断丰富着产品和品牌的东方文化底蕴,向世界传递东方文化与中国民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