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行业里,无论做个什么都都要排个第一出来,例如全球最大的化妆品企业是欧莱雅集团,可做日化最牛的则是宝洁。然而这些最牛的化妆品企业背后却还有“高人”。那就是化妆品代工企业。
做品牌的要争个第一,做化妆品OEM的当然也有自己的龙头。那么问题来了,全球最大的化妆品代工企业是谁?
是在中国市场做得最大的韩国No.1化妆品代工企业科丝美诗吗?人家2015年营收可是达到了28.3亿元,仅在中国市场就捞了10亿元。答案是否定的。
品观君先透露点儿小消息,这家化妆品代工企业来自意大利,2015年的全年营收为4.02亿欧元,按当前的汇率换算就是29.82亿元,离30亿就差那么一丢丢而已。
它到底是谁?
第一到底有多大?
当品观君说这家公司来自意大利的时候,亲们的心里估计已经有点儿眉目了。没错,它正是1972年成立于意大利的化妆品代工企业Intercos,翻译成中文就是莹特丽。
莹特丽在2016年上海美博会中的展馆
古语有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虽然诗人想表达的是基层劳动者的疾苦,这句诗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上游行业的并不是最赚钱的环节这一事实。然而,作为一家上游的代工企业,莹特丽能够做到年营收近30亿元,它不仅是赚钱的,在整个行业里也是无人出其右的。
目前,莹特丽在全球拥有15家工厂(3家在意大利本土)和8家研发中心,业务遍及中国、瑞士、美国、韩国等化妆品大国,业务遍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这样的全球业务覆盖也是其他化妆品代工企业暂时无法办到的。
毕竟,没有足够的实力,在欧洲这样的化妆品研发重地立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事实上,莹特丽近一半的收入来自欧洲市场,而超过1/4的营收则是来自同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很高的美洲市场。
公开消息显示,莹特丽加工的所有品类SKU总数已经超过9万个,世界知名品牌中有40%都是莹特丽的合作客户,其中不乏迪奥、兰蔻、阿玛尼这样的顶尖品牌,莹特丽在中国国内合作的伙伴绝大多数也是一线品牌。
要知道,像欧莱雅这样的国际巨头都是有自己的研发和制造基地的;奈何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身处行业顶端的欧莱雅也要找莹特丽代工产品,足以证明莹特丽在行业中的地位。
全球第一牛在哪里?
光说它牛气没啥意思,要知道它为啥牛气才行,为啥迪奥、兰蔻、阿玛尼这样的国际大牌都找上门让它做化妆品呢?做的到底又是什么产品呢?
具体什么产品品观君是不知道滴,但大概可以猜测出是彩妆产品。
为啥?
人家最主导的业务板块就是彩妆,彩妆代工业务在莹特丽全球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87%。这和传统的化妆品代工企业有着极大的区别,因为其他化妆品代工企业的业务占比中,护肤品类大多超过了一半的份额,而莹特丽在在彩妆品类中的比重之高,绝对是行业中的唯一。
根据莹特丽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莹特丽来自彩妆品类的销售收入为26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4.5%;来自护肤品类的销售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9.4%。
莹特丽在彩妆(唇膏,粉底,睫毛膏,眼线笔,唇线笔等)方面的研发、创新及生产能力在全球也是独树一帜,并拥有自己的配方和产品组合。
单拿笔类产品来说,莹特丽为了造好笔,在2006年的时候收购了意大利最大的铅笔公司INTERFILA和西班牙独资上海Masats铅笔公司。品观君曾经在走访中发现,像丝芙兰自有品牌的彩妆中笔类产品有相当一部分由莹特丽代工。
品观君只想说,为了造彩妆,莹特丽也是够拼的,可是小朋友用的铅笔怎么办,没事儿,用妈妈的眉笔!
兰蔻、海蓝之谜找它做护肤
当然,别以为莹特丽生意的主版是彩妆,人家做护肤品就不牛气了。事实上,莹特丽近年的收购名单中,还有瑞士最牛气的护肤品研发机构瑞士CRB研究中心(后简称CRB)。
CRB在2016年上海美博会中的展馆
先不说CRB和哪些品牌合作,CRB目前的核心技术有超微粒子反光科技、活生物提炼技术、深海植物精华萃取技术等,品观君看着都觉得是科幻小说里的技术。而说到深海织物精华萃取技术,恐怕最知名的要数世界顶级品牌海蓝之谜的海藻萃取技术了,海蓝之谜正是CRB的合作伙伴,而兰蔻的一款单品使用了CRB的干细胞活性护肤技术,其市场零售价高于1500元。
目前瑞士CRB负责莹特丽集团的国际护肤业务,并已与众多国际大牌建立久远战略合作关系,据CRB的总经理Simone GIBERTONI曾透露,全球知名品牌中有40%都是其的合作客户。
瑞士CRB在2015年上海美博会中展出了7条产品线,涉及了保湿、身体护理、抗衰老、彩护一体等各个领域。同时,据莹特丽2015年财报披露,2015年莹特丽的彩妆配方(或产品)研发有527种,护肤品配方(或产品)有690种。可以说,莹特丽在护肤和彩妆上的选择上绝对没有“偏科”。
做创意烧了2亿多
彩妆和护肤都很牛气,莹特丽做起设计来也不马虎。根据外部媒体报道,2013年时莹特丽公司内部就有超过500名员工专职从事与创新有关的一切工作,这一人数当时在莹特丽全体员工中占比将近1/3。同时,莹特丽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十分可观,例如,2013年莹特丽在与创新有关的活动上投资了2亿元,占去该集团当年总营业额的8%之多。
莹特丽集团还有一个Special Team,莹特丽每年花费巨额开支让这群人赴全球各地旅游,深入当地生活,感受每个区域不同的流行趋势,意在帮助他们寻找灵感,2015年仅旅游费用就用掉了1325万元。
莹特丽每年春秋两季新配方发布会、流行趋势发布会都离不开这个SpecialTeam的开发。仅2014年一年,集团就开发了9000多种新产品。换句话说,从内到外,莹特丽都能给办得漂漂亮亮的。
在中国赚5.44亿只是个开始
其实,莹特丽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了,目前莹特丽在中国市场拥有3家子公司。据其财报透露,莹特丽苏州化妆品公司2015年营收为1.08亿元,莹特菲勒上海化妆品公司2015年营收为约合1.2元;而同样位于苏州的莹特丽科技公司2015年营收则3.16亿元。换句话说2015年莹特丽中国总计营收达到5.44亿元,在中国市场的代工行业里也绝对是佼佼者。
其实,刚进中国的时候,定位高度的莹特丽是有点儿水土不服的,莹特丽集团中国总经理王邑华曾透露,“莹特丽在研发上的投入远远高于其他代加工企业,因而很多客户会觉得莹特丽的报价比较高,而这是中国本土品牌无法承担的。”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莹特丽给予中国客户的产品加工报价,相比欧美大牌实际低很多。
“打折”归“打折”,莹特丽不会盲目降价,毕竟好歹也是个有身份的OEM,不能掉了底子,而莹特丽也有信心不靠降价就能搞定中国客户。可能刚进中国市场时,会因价格上的差距错失一些客户。但随着更多本土品牌对莹特丽深入了解后,价格不再是主要障碍。
如今,很多品牌就算有自己的工厂也会争相和莹特丽建立合作,比如国内一线品牌自然堂、珀莱雅等品牌都与莹特丽建立过密切的合作关系,甚至还有品牌出资比自己的生产成本高出五六倍的价钱与莹特丽合作。明显,这日子是越过越滋润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