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闻天下日报由品观网(pinguan.com)出品,我们每天为你摘取最重要的行业新闻,一切可能改变化妆品行业的公司都在其列。
#对方向你扔来一波财报#
电商业务成上海家化前三季业绩最大亮点,增长超过50%
上海家化发布三季报,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42.88亿元,同比下降7.14%;净利润4.33亿元,同比下降45.17%。报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销渠道百货和商超延续了下降趋势,仍面临较大市场压力,但整体毛利率略有上升;电商业务成为一大亮点,1-9月实现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50.25%。更多了解请戳:上海家化前三季度营收近43亿 电商业务增长超50%。
宝洁业绩恢复增长,玉兰油拖后腿,或关闭部分中国市场专柜
宝洁发布2017财年一季报,期内有机销售额上涨3%,净销售额持平于去年同期达165.18亿美元,净利润上涨5%至27.6亿美元。美妆业务有机增长3%,主要由提价和销量提振拉动,其中潘婷和SK-II表现最好,后者在中国市场增长达10%;男性理容业务增长3%,受剃须业务的创新拉动较多;比较惨的是玉兰油,宝洁将对其进行重组,尤其是中美两大市场,其中美国地区改革重点是产品架构革新,而中国地区则着重于精简网点,这意味着玉兰油将会关闭部分专柜。中国市场整体增速为2%,低于市场平均增速。
欧舒丹交出六年来最差年中成绩单,中国市场表现良好成亮点
法国化妆品牌欧舒丹发布半年报,在截至9月30日的2017上半财年,集团销售额仅增长0.9%至5.5亿欧元,同店销售额下跌2.6%。受益于旅游业,欧舒丹最大市场日本市场获得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增长5.4%,主要是受新店和电商业务带动;其他主要市场基本全线下跌,尤其是香港市场表现最为疲弱。目前欧舒丹总门店数达1495家,上半财年增加32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两面针前三季亏损超9000万,昔日中国牙膏第一品牌能否再翻身?
两面针发布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收11.38亿元,同比增长12.55%;净利润亏损9219.7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01亿元,亏损幅度略有收窄。作为中药牙膏的代表,两面针曾风光无限,1986-2001年间连续15年占据本土牙膏销量第一的位置。但自2007年起,两面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和2015年亏损金额分别为1.77亿元和1.73亿元。分析认为,两面针在多元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过度分散精力,使得品牌效应白白浪费掉。
#人事变动#
欧莱雅中国出现重大人事变动,4位高管集体晋升
日前,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的中国区和亚太区4位高管出现人事变动:原中国区大众化妆品部商务发展总经理谭沛昇,接任集团大众化妆品部全球商务管理总经理;原亚太区大众化妆品部商务管理总经理柯达闻,接任中国区大众化妆品部商务发展总经理;原中国大众化妆品部商务管理总经理潘秋生,接任亚太区大众化妆品部商务管理总经理;原欧莱雅中国大众化妆品部分销和现代通路渠道全国销售总监林晓,接任中国区大众化妆品部商务管理总经理。
#年轻化#
潘婷试图讨好年轻人,这个全球最大护发品牌拒绝被90后看成是“妈妈用的牌子”
进入中国市场24年的潘婷正迫切想要变得更时尚更年轻。尽管仍在中国洗护市场排在第三,2015年潘婷销售额开始出现下滑,倒退至4、5年前的市占率水平。潘婷最近一次年轻化尝试是签下了品牌史上最年轻的亚太区品牌代言人;同时开始尝试新技术手段,比如在发布会上进行时下最火的直播,用AR街舞互动装置与粉丝互动;此外还在传统户外广告上做一些创新尝试。变得更潮更酷,这个全球最大护发品牌正在努力迎合年轻人。
#数据#
我国香料香精行业实现年均增长10%,2015年化妆品行业销售额达2650亿
来自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我国香料香精行业企业销售额由220亿元增至336.5亿元,化妆品行业企业销售额由1730亿元增至2650亿元,均实现5年年均增长超10%。“十二五”期间,中国化妆品市场和产业发展较快,2015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十三五”期间,化妆品市场依然会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三、四、五线城市市场增长尤为明显,整体市场年均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5000亿元。
#报告#
年均增长将达5.4%,全球男士个人护理市场都有哪些机遇?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男士用个人护理市场:2014~2022全球机会分析和行业前景预测》报告称,2016-2022年全球男士个人护理市场将年均增长5.4%,2022年有望达到1660亿美元。报告指出,基础护肤类产品占有率仍然最高,但口腔护理类增长最快。从区域上看,北美市场份额最大,去年市场规模达360亿美元;而中国和印度的市场需求正急剧扩大,尤其是剃须类产品,因此亚太地区将快速增长。报告还指出,包装费用的增长趋势将成为男士个人护理市场增长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