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品观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曾大火的素颜霜死了吗?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品观君揭秘趋势 吴思 资深记者 ·  2018-03-09
素颜霜并未成为下一个“气垫”的本质因素,即在于它没有革命性的创新。

玛丽黛佳素颜霜

今年春节前,“一颗肉丸”在朋友圈发表拔草感言:“今天刚发现,当年斥巨资买的素颜霜过期了!我TM还只用了两次啊!!以后你们再也别给我种草了!我再跟风就是狗!”

QQ图片20180309094349.gif

这个当年指的是2016年年初,素颜霜在国内市场逐渐成为风口。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化妆品备案系统显示,2016年3-9月,含有素颜霜字样的产品新增备案548件,较此前增长了13倍。其中仅8月这1个月,就增加了302条。

各大品牌密集推出同类产品,如玛丽黛佳、卡姿兰、凯芙兰等知名本土彩妆品牌,阿玛尼、迪奥、雅诗兰黛、兰蔻等国际大牌纷纷相继推出了同类产品。

不仅如此,素颜霜在终端市场的销售堪称火爆,玛丽黛佳元气橙花素颜霜在当年8月上市,不到3个月出货200万瓶,而高姿、自然堂等护肤品牌的新品也不断创下佳绩。

可以说,彼时素颜霜赢得了消费者的极高关注,几乎所有的美妆博主都在讨论素颜霜,其中“俊平大魔王”就因一条素颜霜揭秘视频增粉百万,去年还被入选微博十大红人。

种种表现让素颜霜被业内热议,“它是不是爆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气垫’”?

但2017年春节以后,素颜霜的热潮开始平复,品牌方坦言,销售出现下滑。

“素颜霜死了”的声音,开始在业内出现。

那么,素颜霜在中国市场是否真的是“昙花一现”式的短命?2018年,如今素颜霜的市场究竟又是怎么样的?

市场热度的确下降明显

从百度数据来看,素颜霜的热度已明显下降。

可以看到,素颜霜的热度在2017年2月达到峰值后下滑到2016年的8月时的水平,之后表现稳定,与BB霜热度走势趋同,甚至在去年下半年有超越。

素颜霜走势

蓝色线走势为素颜霜,绿色线走势为BB霜

不过大数据之下,从品牌到终端的个体却表现出明显差异性。

而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出素颜霜的彩妆品牌,玛丽黛佳的素颜霜产品已进入自然销售阶段。品牌总经理陈海军表示,“每个产品都有‘尝鲜期-高峰期-白日化期’的发展过程,现在玛丽黛佳素颜霜已从高峰期进入白日化阶段。”但他也强调,“素颜霜已成为玛丽黛佳的TOP明星产品,现在仍然也是”。

真丽斯销售总监谢绪亮透露,旗下S7一抹透亮素颜霜在去年下半年的销售也遭遇下滑,但下滑不多,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分的人多,到手的必然少了”。但他同时强调,整体市场应该仍在增长。

诗薇梵化妆品连锁店

实际上,终端零售市场也遭遇了相同的衰退。在广东地区拥有50多家门店的诗薇梵化妆品连锁店是2016年8月引进素颜霜产品,巅峰时月销3800支,现在已下降到几百支。

当然,也有自始至终不好卖的门店。河南一家乡镇店的店主在2016年11月和2017年3月先后引入两款素颜霜——39元的“杂牌”和198元的国产大牌,但均销量不佳。“有时一个月都卖不出一瓶”,只是后者是政策配送产品,有活动支持,销售“相对好一点”。

“素颜霜就是一个伪概念产品”,一位国产品代理商直言,功效和技术水平都不如气垫,注定“市场做不大,也做不长”。持相同观点的代理商不在少数,一位进口品代理商断言,素颜霜已是“苟延残喘”。

消费者还是有需求

尽管如此,消费者似乎对这一产品仍有需求。

线上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CNdata统计,去年线上素颜霜销售仍实现了40%的增长。一淘宝搜索排名靠前的韩妆品牌也反映,同类产品在2016年上架后畅销至今,现在每个月都有3万支的出货量。

同时,大批新品仍在涌进。截至今年3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统计显示,含有“素颜霜”字眼的产品备案已有3688件,这个数字较去年8月增长70%以上。

另外,部分新品销售依然表现尚可。2月27日,羽西在唯品会推出新品素颜霜,一天内引得近3000人下单;稍早的1月15日,悦诗风吟再次推出升级后的素颜霜新品,门店在3周内售出15万套。 

悦诗风吟素颜霜微博

而线下渠道中,较晚引进素颜霜产品的门店销售情况还算不错。刘船高介绍,金甲虫去年下半年才引入素颜霜,至今销售表现优异。

他认为,“可能就是别家都不做,所以给我们留出市场空间”。但他也强调,“CS渠道的消费者易被引导,部分门店的热销并不具代表性”。

谢绪亮认为,尽管销售是有滑坡,但市场需求还在,“素颜霜涂抹方便,又满足消费者的美白需求”,对于彩妆普及率不高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素颜霜有存在价值。

“目前门店还有很多年轻消费者购买素颜霜。”罗庆杰透露,“尽管素颜霜、气垫霜和BB霜属性相似,但素颜霜切中了她们素颜的需求,所以是一件可以长期销售的底妆产品。”

为何素颜霜没能成为下一个“气垫”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

素颜霜绝对有其存在的产品合理性。谢绪亮认为,如今的素颜霜已是成熟品类,其判断的依据有三点:

一是有雅诗兰黛、阿玛尼等大牌跟进;

二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能补充原有品类;

三是有支持产品长期存活的稳定销售。

“对于彩妆尚未完全普及的中国市场来说,素颜霜涂抹简便,又满足了中国人快速美白的需求,这个品类在一段时间内有存在的价值。”谢绪亮补充道。

阿玛尼素颜霜

素颜霜的确火爆过,但并未像气垫一般引发真正的持续性风潮,以及获得诸多赞誉。而这其中的原因又有哪些?

品观网主笔杨廷就认为,素颜霜只是一个有概念、有需求的短期爆品,不会成为真正的彩妆品类。之所以会出现素颜霜这个产品,是因为在气垫后,市场期待一个新的爆款带动销售,于是有了素颜霜。然而产品的明显短板——功效不强,不能持续带来新体验,进而提供顾客重复购买的动机。

“脱妆超级快,半天都不到”,这是河南店主分析自家卖不好的原因所在。实际上,网上有众多消费者也反应“素颜霜的效果仅能维持一两个小时”。

另外,功效鸡肋、适用人群少,也是部分店主认为的素颜霜难以在大众层面持续流行的因素之一,比如有妆容需求的人就对它没兴趣,素颜霜只适合有一点妆容需求的人使用。

杨廷判断,现在部分素颜霜的热销是“靠品牌驱动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市场侧面的印证,诗薇梵店主罗庆杰剖析,之前卖得好是因为有品牌活动支持,现在产品恢复自然销售,销量会有下降,“如果厂家继续活动,销售会回升”。

素颜霜的市场已经在边缘化。杨廷直言,现阶段仍能以护肤产品的连带品销售。但在彩妆品类上,可以说“已经死了”。

实际上,溯本逐源,素颜霜并未成为下一个“气垫”的本质因素,即在于它没有革命性的创新。

气垫,绝对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产品。根据媒体报道,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对气垫产品的研究是来自于“很多顾客需要同时满足过去的防晒、隔离、粉底等基础化妆产品的多功能产品”的需求。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早在2008年,爱茉莉太平洋的研发人员通过对200余种不同类型的海绵进行超过3600项测试后,才真正创造出第一代的浸透海绵气垫。

气垫的二代产品,应用的是聚氨酯泡沫海绵,拥有80万个细孔,是非常稳定的液体产品载体,能把可流淌的配方牢牢吸附于海绵之上。后来的七八年历经四次迭代,气垫产品在便携性、涂抹的肤感、功效多样性等层面均极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气垫技术是一个底层技术。如今市面上,基于气垫技术已经衍生出防晒、底妆、彩妆、身体、男士等数十种功能性的气垫产品。

而素颜霜,实现增白效果,依靠的是它的核心原料——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它并不是原料层面的创新,因为许多底妆产品都会使用钛白粉当做底料。

二氧化钛

而且,它的确不是新产物。刘船高表示,素颜霜实际与玉兰油已推出多年的美白霜类似,并不完全是新品。从消费者网评可以看到,这款玉兰油美白润肤霜已上市十六七年,有美白提亮效果,并且因为素颜霜的火爆,还再次受到网友关注和推荐。

一位电商美妆从业者也认同这一观点,“素颜霜原本就是代购和美妆博主联手推起来的产品”,它在韩国本来只是一个提亮产品,进入中国才有了素颜的概念,使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忽悠,“只要品牌持续投入推广,就会有销售”。

显然,韩妆推动的成长、发展中各大品牌的跟进,营销推广,三者纠结造就了如今的素颜霜市场,虽然和气垫产品成长路径趋同,但细究起来,两者背后是不同时代的商业逻辑。

气垫产品诞生的2008年,虽然社会正在加速互联网化,但化妆品行业仍以工业化时代的思路运作,做好产品卖好产品。

而素颜霜诞生的2015年,已是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被带动着快速发展,韩妆以快时尚思路打造产品,三个月就能完成一款新品的研发上市,同时社交媒体塑造了一大批网红、KOL,品牌可以借助他们直接接触广阔的消费者群,整个美妆行业从生产到营销环节都已变了思路。

两者对比能明显看到的,主导产品市场发展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素颜霜爆红背后的产品思路、营销方式以及商业逻辑都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也在实用的基础上有了新鲜感、体验感等更多需求。

所以,素颜霜自诞生就注定了它不会也不想成为气垫。

【版权提示】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需授权,请发送需求至meiti@pinguan.com。
王敏谭林张阳黄培娥陈万权朱晓军王超李波许超张朝阳...   等9294人看过此文章

参与评论(0)

登录后参加评论
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广告
品观APP
  • 品观新闻
  • 品观找货
  • 品观知识
下载品观APP,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广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